1929年10月24日,被誉为“黑色星期四”的日子,美国股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崩溃,标志着长达十年的“咆哮二十年代”繁荣期的终结,也预示着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到来——美国大萧条。这一事件不仅重塑了美国的经济面貌,也对全球政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咆哮二十年代”,美国股市经历了一段狂热的增长期,大量投资者涌入市场,希望通过股票买卖迅速致富。然而,这种繁荣建立在高度投机和过度借贷的基础之上。随着市场泡沫的不断膨胀,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1929年,一系列不利的经济指标和地缘政治事件,如欧洲债务危机、农业歉收等,开始动摇投资者的信心。最终,在10月24日,股市暴跌,引发了恐慌性抛售,股市崩盘。
股市崩溃迅速波及实体经济,工厂订单锐减,企业裁员潮涌,失业率飙升。银行业也未能幸免,大量储户因担心存款安全而纷纷提现,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据统计,仅在1930年至1933年间,美国就有近万家银行关门大吉,金融系统几近崩溃。
面对空前的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救局势。他主张通过自愿合作而非政府干预来恢复经济,倡导企业间“公平竞争”,同时强调个人责任和自助。然而,这些措施未能有效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反而因缺乏强有力的政府干预而被批评为“无为而治”。
大萧条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1933年上台后,推行了大规模的政府干预政策,即“新政”,通过公共工程项目、社会保障体系、金融监管等措施,逐步稳定了经济形势,恢复了民众的信心。
此外,大萧条还促使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推动了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建,为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大萧条及其后的应对措施对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政府角色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