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阿列克谢耶芙娜(1657年9月17日-1704年7月3日),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统治者,她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与第一任妻子玛丽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的第四个女儿(幸存的第三个女儿),出生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索菲亚公主的母亲玛丽亚·米洛斯拉夫斯卡娅皇后在她年幼时去世,这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自幼聪明好学,掌握了多种语言,擅长政治,并展现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能够写诗。她的同母弟弟伊凡五世和异母弟弟彼得一世,在后来的俄国历史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父亲阿列克谢一世去世后,由于弟弟费多尔三世身体状况不佳,索菲亚公主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米洛斯拉夫斯基外戚集团的核心人物。1682年,费多尔三世去世,索菲亚联合母族,试图拥护伊凡五世为沙皇,但最终彼得一世被推上王位。索菲亚不甘失败,唆使射击军叛乱,迫使彼得一世的母亲纳塔利亚交出摄政权,从而与伊凡五世共同摄政七年。
在摄政期间,索菲亚继续推行军事改革,并发动了对克里米亚的远征,但未能取得胜利。她不惜以奖赏莫须有的功劳为手段笼络射击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然而,随着彼得一世逐渐长大并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索菲亚的摄政地位开始动摇。1689年,她与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最后的摊牌,结果以惨败告终,被送往新圣母修道院度过余生。
尽管索菲亚公主在摄政期间并未取得显著的军事或政治成就,但她的存在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作为彼得大帝之前的统治者,为俄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她也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索菲娅公主的原型,为后人所熟知。
索菲亚·阿列克谢耶芙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聪明、好弄权势,但缺乏足够的政治手腕,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野心。然而,她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她的一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