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诺埃尔·巴贝夫(1760年11月23日—1797年5月27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家和空想共产主义者,出生于法国毕卡迪省圣康坦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艰辛,16岁丧父后中断学业,开始独立谋生,曾当过文书、雇员和地契档案管理员等。
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巴贝夫刻苦自学,特别是对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1786年后,巴贝夫开始陈述自己的共产主义理念,并积极参与法国大革命,创办报纸,抨击旧制度,主张废除封建特权。
在大革命期间,巴贝夫曾几次被捕入狱,但他从未放弃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他主张通过暴力推翻剥削制度,建立革命专政,消灭私有制,最终实现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的“平等共和国”。他的学说核心是“平等论”,认为私有制是造成人间不平等的总根源。
1794年,巴贝夫定居巴黎,并因攻击大革命后的制度而被捕。在狱中,他的共产主义理论进一步成熟。出狱后,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平等派密谋革命委员会,积极筹划武装起义。然而,由于叛徒告密,巴贝夫及其主要党羽在起义前夕被捕。1797年5月27日,巴贝夫被凡多姆高等法院判处死刑,他的激进梦想最终被历史尘封。
巴贝夫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走向。尽管他的共产主义体系被认为是“相当粗糙和肤浅”的,但马克思却称许他为第一个“真正能动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奠基人。他的革命和过渡时期思想为社会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巴贝夫的生平,不难发现,他的一生是对平等和自由的不懈追求。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亲身经历了社会的不公和剥削,这促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思想和行动虽然充满了争议和挫折,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平等和自由而奋斗。